《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借助网络等信息手段,初步了解有关三国的知识(人物)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心中国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乙方一方,称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课文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背景下发生的。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就设了一个计谋,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结果,诸葛亮只用了三天就借到了十万支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确智慧非凡。
文章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在整个事件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弄清草船借箭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讲读课文,因为它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所含概的知识面特别广,所涉及的人和事也很多,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文内的知识,而应跳出书本,采集各方面的信息来丰富学习内容。
三、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小学生具有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上网浏览的能力和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超文本结构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探索式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从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性。让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动口中自己阅读、思考、质疑达到获知、探索问题之目的。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探求问题来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习,思考质疑,运用多媒体引导创新。原来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式教学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全新形式。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
操作过程是:辅以视听,创设氛围——网络支持,把握人物——动画演示,突破难关——图文呈现,巩固强化——网上冲浪,拓展视野
我采用这种多种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上的学生既能主动获取知识,又能主动探索思考;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了他们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媒体设计:
整个这节课贯穿着网络的链接和搜索,以“蒙泰瑶光”编著软件和“powerpoint”为交互主线。其中“蒙泰瑶光”作为教师授课的引导工具,本节课中,我分别在导入新课,突破重、难点,课后练习和拓展联系中运用它。“powerpoint”是我用于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时,提供参考网址时使用。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导入新课(辅以视听,创设氛围)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再一次穿越时光的隧道,去探寻1700多年前那场智慧与胆略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
(二)进行新课(网络支持,把握人物)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同时质疑。教师巡视指导。
2、各组选派代表运用各种手段交流(语言表达、电脑展示、学生表演、图片讲解等)汇报
教师补充说明,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的深度及广度。
汇报内容:A、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B、中哪些事例表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2)知己知彼。
(3)熟通兵法。(动画演示,突破难关)
(4)有预见性。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最能表现诸葛亮因神机妙算而成竹在胸的一段话读一读。
4、师生总结
(三)巩固练习(图文呈现,巩固强化)
1、电脑配图出示一个小故事《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让学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个故事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据你所知,还有哪些三国故事也体现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四)课堂延伸(网上冲浪,拓展视野)
利用互联网了解更多的《三国演义》的人物和事件,学生边浏览边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剪切编辑,溶入自己的想法,整理成一篇小文章,相互交流。
七、练习设计
阅读分析: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诸葛亮病危期间,先向姜维传给他自己的兵书,又交代了军事安排。他吩咐杨仪,我死后不能发丧,做一个假诸葛亮木像放在车上,一切事务照常进行。
杨仪、姜维和费一按照诸葛亮的嘱托,暂时扣压丞相病故的消息,有次序地撤退人马。
诸葛亮的遗体装在灵车上的一个龛里,由三百多精心挑选的将士护送,要运回成都。
司马懿催动大军追赶蜀兵,以为诸葛亮已死了。但是半途他犹豫了,会不会又中了诸葛亮的诡计!这时夏侯霸带着探子来报,五丈原蜀营已空无一人。司马懿听说后,半信半疑,率兵开向五丈原,果然蜀营空空。他唯恐蜀军撤走,赶紧带领人马向前追杀而去。忽然间蜀军掉头杀了回来,一面大帅旗上写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只见中军“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大旗飘动,四轮车上坐着一位活生生的诸葛亮!这可吓坏了司马懿,以为又中了诸葛亮的计了。于是勒马往回逃,魏军兵将丢盔弃甲,自相践踏。魏军一直逃跑了五十多里地。两个魏将赶了来,叫司马懿不要惊谎。司马懿停下来急问:“我的脑袋还在吗?”知道蜀兵已远去,他才放心了,与夏侯霸、夏侯惠向魏营走去。司马懿到处探听蜀军的去向,而蜀军早已不见踪影。
后来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确实死了,蜀军已全部退回汉中。司马懿遇见的诸葛亮仅仅是木像而已,他这才后悔不迭。司马懿十分感叹:“我不能料到诸葛亮的死啊!”
由此,蜀地便流行了一条谚语:“死诸葛亮吓走活仲达”。
司马懿再次引兵追赶蜀军,但已晚了。他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确实是一代奇才。司马懿无可奈何,只得带领队伍回营了。
此时,蜀营将士放声痛哭,为丞相诸葛亮举哀。
回答问题:
在这个故事中,又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八、教学过程流程图
辅以视听,创设氛围
网络支持,把握人物
……此处隐藏22867个字……时间。
三、回读课文,类化研究
师:刚才,我们通过抓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真正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学们,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研究问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方法。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再次研究“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学生研读,教师巡视。读后组织交流。
四、分角色朗读,感受形象
1.分角色朗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
2.通过对话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诸葛亮胸有成竹,周瑜心胸狭窄。
五、拓展延伸
1.积累本课中的好词佳句。
2.思考:文中的诸葛亮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六、布置作业
1.规范书写本课生字词。
2.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词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3.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全书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5一、导入新课
1、谈话:
今天老师和想和大家一起来说说三国,同学们可将自己知道的三国人物、故事、歇后语等和大家分享。
2、导入
话说诸葛亮舌战群儒之后,周瑜妒忌他的才干想借机陷害,于是就有了尽人皆知的三国故事——《草船借箭》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回顾旧知
1、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让我们先来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借造箭来陷害),经过是(诸葛亮巧用草船向曹军借箭),结果是(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2、课文写谁借箭?(诸葛亮)相机板书
——读三国——
三、浏览全文。
你认为文中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诸葛亮的精彩表现?请在文中快速找出来。
(神机妙算)
神机妙算的意思是指有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根据客观形势来决定策略。
四、品读感悟“神机妙算”。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诸葛亮有着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和预见性呢,请同学们小组内读课文5~9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小组学习)
汇报:
a、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那么这样的天气会不会是巧合呢?(当然不是)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b、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3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老师认为这个句子不够简练,直接改成:
直到第3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3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请同桌互读这两段话,说说你的理解。(学生交流,指名说)
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对天气了如指掌,熟知天文。相机板书:知天文
怪不得周瑜一声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知天文让诸葛亮算准了大雾天,他又是如何巧妙找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呢?
学生汇报:
a、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b、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c、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d、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20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为何要强调船头与船尾的方向呢,与返回时顺风顺水有关系吗?
(这样便于船身身均匀受箭,保持平衡,调转船头的时候,滚滚长江东逝水,返回时顺风顺水,速度更快,更能体现诸葛亮巧谋划,晓地理。)相机板书:晓地理
让我们身临其境,进一步感受诸葛亮精彩的借箭过程。(播放视频)
看完视频,你想说什么?(指名说)
诸葛亮方方面面考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难怪周瑜一声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草船借箭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他算准了曹操不会派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学生汇报。
a、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指导朗读,读出诸葛亮的料事如神,胸有成竹。
男女生读,小组读,师生读。
b、曹操果真如此,他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不让他们近前。”
从曹操的话中能感受到什么?(曹操生性多疑)
请大家在读这两段话,说说文中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语言描写)
你还知道哪些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相机板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
草船借箭之所以成功,不仅因为他了解曹操,还以为他了解谁?(鲁肃)鲁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c、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指名读)
哪一个词语最能体现鲁肃的性格特点?(果然)
“果然”一词不仅可以看出鲁肃忠厚老实,正直守信的性格特点,还能体现诸葛亮对鲁肃的了解,知道他不会把自己的计划告诉给周瑜,可见诸葛亮真的是懂人心。
相机板书:懂人心
诸葛亮不仅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还懂人心,难怪周瑜一声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议三国——
五、拓展小结:
让我们重温草船借箭中的人物形象,谁来读读这些词语?与同桌说说词语与那个人物形象相匹配?
课堂活动,让词语对号入座。
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请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学生齐读。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这就是草船借箭的结果。
回到文章的开头,周瑜妒忌诸葛亮挺有才干,是草船借箭的起因,文章开头与结尾的关系是首尾呼应,全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
诸葛亮神机妙算,神在知天文,机在懂人心,妙在巧借箭,算在谋布局,天时、地利、人和,才能一举借箭成功,三国中草船借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更多的三国故事。
(课堂活动:三国故事大比拼)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是他与生俱来的吗?当然不是,这源于他平时仔细观察,博览群书,他巧妙的用一个“借”,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化史上留下了不朽的杰作。
想要更多了解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推荐阅读《诸葛亮全传》和《三国演义》。
六、作业布置:
1、推荐阅读《诸葛亮全传》和《三国演义》。
2、继续搜集三国相关的谚语、歇后语等。